知識地圖
UNLOCKING AI’S POTENTIAL
AI的疆界:從1%到99%
絕大多數用戶似乎只觸及了人工智慧潛能的冰山一角。跨越這巨大鴻溝的關鍵並非源於技術,而是隱藏在「實踐」之中。本頁將透過具體的使用場景,解構、延伸並內化AI能力,將其從一個偶爾使用的工具,轉變為無法想像沒有它的夥伴。
從借鑑到創新
重要的不是提示詞,而是背後的思考框架。
PROFESSIONAL CONSULTATION
專業領域諮詢
AI並非能取代專業人士,而是能成為用戶的諮詢顧問,將人們從低附加價值的任務中解放出來,專注於更高層次的策略與判斷。
1.1 編程:從提示到創意
Programming: From Prompt to Creativity
AI正迅速將程式設計「民主化」,賦予非專業開發者將想法轉化為現實的能力,讓創意的實現速度超越技術的執行速度。
- 個股警示系統: 透過一段精確的自然語言提示,就能在短短數分鐘內生成一支可直接部署於Google Sheet的Apps Script。
- Gmail郵件摘要: 使用AI編寫程式碼,將勾選的郵件內容提取並生成摘要,解決資訊消化難題。
- 檔案系統清理: 以自然語言指令快速完成批次刪除、整理檔案等以往耗時的苦差事。
我們能從「如何做」的技術細節中釋放,更專注於「做什麼」的目標。
1.2 法律與合約審閱
Legal & Contract Review
AI成為每個人的「第一道法律防火牆」。上傳保單條款PDF並下達指令,AI能在幾十秒內抓出重點、定義、常見爭議,甚至點出這份保單『沒有保什麼』。
需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在醫院診療,急診觀察可能不賠。
通常只理賠健保2-2-7表列項目。
僅保證續保資格,不保證費率不變。
1.3 談判策略顧問
Negotiation Strategy Advisor
面對談判情境,AI能草擬專業、有說服力的內容。透過引用市場基準和個人價值,提出具體期望,並可反覆叠代,零風險、零壓力地爭取應得價值。
「基於我對資深產品經理市場行情的了解以及我的過往經驗,我期待的薪資水平更接近 $XXX,XXX。」
CREATIVE & VISUAL LIBERATION
創意與視覺的解放
AI不僅是工具,更是創意的催化劑與執行者,讓任何人的想像力都能被看見。
2.1 圖像生成與編輯
From Scratch to Perfection
AI在專業內容創作領域已成不可或缺的視覺素材來源,價值遠不止於生成有趣的迷因。
- 概念視覺化: 幾秒內將「鍵盤+NIKE」等天馬行空的想法化為精美的免版稅圖像。
- 客製化設計: 為公司周邊商品快速生成多種獨特圖案方案,無需漫長的溝通修改。
- 縮圖與行銷素材: 快速生成多款風格各異、引人注目的YouTube縮圖,大幅提升點擊率。
- 背景與風格遷移: 上傳參考圖,AI能保持相似風格生成新圖片,如為OpenAI產品製作插圖。
- 顏色校正: 上傳影片截圖,AI可提供Premiere Pro的Lumetri Color詳細參數建議,快速完成專業級基礎校色。
圖像風格轉換與修飾
AI能將簡單草圖轉化為藝術品,或將照片轉換為不同藝術風格,實現快速視覺化。

2.2 影像分析與物理世界
Image Analysis & Physical World
- 物體識別: 識別葡萄品種,或根據植物照片診斷葉子發黃原因。
- 地理定位: 分析風景照中的線索,精確定位拍攝地點。
- 即時翻譯: 拍攝日文路標或菜單,立即獲得翻譯結果。
RESHAPING PERSONAL LIFE
個人生活的重塑
AI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我們的個人生活決策、日常事務管理,甚至情感支持系統中。
3.1 人生重大決策的「理性參謀」
Rational Advisor for Major Life Decisions
面對複雜抉擇,AI能扮演低偏見、高理性的「決策顧問」。針對充滿情感與倫理的家庭問題,AI不會直接給答案,而是像心理諮商師一樣提出關鍵問題幫助理清思路:
- 探究根本原因。
- 溝通與策略。
- 價值觀與情感來源。
- 探索替代方案。
你可以引導AI扮演不同角色進行壓力測試,獲得完整的決策光譜。然而,這類用例目前僅佔Anthropic平台總使用量的 2%,顯示其巨大潛力尚未被發掘。
3.2 日常事務的智能助理
Intelligent Assistant for Daily Affairs
- 食譜: 直接拍下冰箱內部照片,AI即可根據現有食材設計晚餐食譜。
- 影視推薦: 建立專屬對話串記錄看過的電影和評分,AI會基於喜好推薦新片。
- 購物比較: 生成清晰的產品規格比較表,並根據個人化需求給出購買建議。
- 旅行規劃: 輸入多重限制(目的地、時間、成員、預算),AI即可推薦目的地並規劃行程。
- 健康諮詢: 用簡單語言解釋體檢報告中的專業術語(*此功能僅為資訊獲取工具,絕不能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
你的想像是唯一的疆界
FROM USAGE TO SYMBIOSIS
從1%到99%的關鍵:心態轉變
問題不在技術的疆界,而在於我們想像力的疆界。跨越鴻溝的關鍵在於三大心態轉變:
進行持續的、有上下文的對話,讓AI與你的目標互動。
思考如何在整個工作流中嵌入AI,而不僅是解決孤立問題。
最大化利用AI的低風險特性,大膽嘗試,拓寬自己的能力邊界。
掌握與AI協作的能力,即「提示工程」與「應用場景開拓」,正成為這個時代最核心的元技能。
0. 從借鑑到創新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奇怪,儘管人工智慧公司如OpenAI、Google、Anthropic或是xAI開發的模型的能力據稱已有相當程度的進展(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金牌等級、編程競賽世界第二),但絕大多數用戶似乎只觸及了其潛能的冰山一角,停留在1%的淺層應用。
即使因為模型運算能力成本高昂,一般人還難以發揮人工智慧100%的能力,但從1%到99%的巨大鴻溝,究竟該如何跨越?我會認為,障礙其實並非源於技術本身,而是隱藏在「實踐」之中。釋放AI能力的路徑,不是透過鑽研理論,而是藉由一個個具體的「使用場景 (Use Cases)」來逐步解構、延伸及內化:透過拆解使用場景,就能夠將這些從專業工作、創意發揮、到生活的用例延伸到個人,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所以以下的使用場景清單,重要的不是它們的提示詞,而是背後的思考框架;如此才能將AI從一個「你偶爾會用的工具」,轉變為一個「你無法想像沒有它的夥伴」。
1. 專業領域諮詢
在專業工作領域,效率與精確性是永恆的追求。傳統上,許多部分依賴於多年的經驗積累與繁瑣的重複性勞動。然而,AI的出現,正從根本上改寫這套規則。它並非能取代專業人士,而是能成為用戶的諮詢顧問,將人們從低附加價值的任務中解放出來,專注於更高層次的策略與判斷。
1.1 編程:從提示到創意
程式設計曾被視為高技術門檻的領域,但AI正在將其迅速「民主化」。對於某些專業開發者而言,AI已經是生產力倍增器(當然對某些專家來說還不是),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對於非專業開發者而言,AI賦予了他們將想法轉化為現實的能力。
過去,做完短中長期個股的股價研究分析後,因為股票的訂閱服務一直做不到,所以我一直想寫一套「依照日期判斷個股評價區間,並判斷股價牛熊市突破的進度條警示系統」,但因為作業繁複,需逐一處理試算表欄位規劃、事件觸發及自動化流程等層面,也涉及自己比較不熟悉的程式語言,所以判斷得花上數天寫程式才能完成。如今,只要給 ChatGPT-o3或Gemini 2.5 Pro一段精確的自然語言提示,就能在短短數分鐘內生成一支可直接部署於Google Sheet的Apps Script——從自動更新股價,到整合多檔股票、判斷短中長區間標記,再到寄出含進度警示的通知信,一氣呵成,連錯誤處理與日誌紀錄都一併就緒。設定部署時間,定期執行後流程功能隨即上線,再也不必人工比對價格或逐格調整公式。
這意味著創意的實現速度,超越了技術的執行速度。
AI在處理重複性、流程化的腳本編寫上也展現出驚人的效率。以Gmail為例,如果你覺得自己訂閱的郵件太多,內容難以消化,也可以使用AI寫一段程式碼,將你勾選的郵件一封封貼上到剪貼簿;之後,再讓你直接貼回AI上取得內容摘要。
Google Gemini CLI也可以連結上你的資料夾,將分散在不同專案資料夾中的檔案進清理,將過去既耗時又容易出錯的苦差事快速完成,如:「請編寫並執行一個腳本,刪除所有專案資料夾中名為『temp』的子資料夾。」AI便能迅速生成對應的Python或Shell腳本。甚至可以加入更複雜的邏輯,例如:「僅刪除創建時間超過一個月的原始素材資料夾,以避免誤刪正在進行中的專案檔案。」AI同樣能理解這種帶有條件的複雜指令,並更新腳本。你甚至無需知道儲存路徑的精確寫法,只需截圖告知AI,它就能自動為你填入正確的路徑(如果你不會用Gemini CLI,你也可以直接去網頁對話框寫出簡單的程式,AI可以一步步引導你完成)。
這種模式將我們從「如何做」的技術細節中釋放,最後能更專注於「做什麼」的目標。基本上你自己用電腦覺得很麻煩的事情,都可以問問看有沒有方法解決。
1.2 法律與合約審閱
就一般台灣人而言,常見的情況就比如買保險的時候,難以理解契約條款的完整內容。傳統上,任何合約的審閱跟說明都倚賴保險業務員,但常常保險業務員自己也搞不清楚的狀況並不少見,後續往往衍生消費爭議。AI正在徹底改變這一點,它成為了每個人的「第一道法律防火牆」。
當在審閱期收到保單條款時,第一步不再是放在抽屜,而是請求網路上的電子保單,將文件(如PDF格式)直接上傳至AI,並下達指令:「審閱這份商品條款,指出其中任何我需要了解的內容,並上網確認,找出常見爭議」(我自己的經驗是這類型任務需要網路檢索的案例,ChatGPT o3做的比較好)。
AI 能像您的專屬顧問,在幾十秒內就把密密麻麻的保單條款全部看完並抓出重點。它能清楚標示出那些我們一般人容易忽略的「細節」,例如:
- 「住院」的認定標準
有些保單規定需經醫師診斷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者才算,臨時急診觀察就不賠。 - 「手術」的定義
保戶通常以為只要動刀就能理賠,結果保單通常只理賠參考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簡稱健保2-2-7) 列出的手術項目,作為理賠依據。 - 「保證續保」
這表示只要按時繳費,保險公司不能因為你生病、出險或年齡增長而拒絕讓你續保,保單會繼續有效,直到保單條款中規定的最高續保年齡為止;但其實保證續保其實並不保證費率。
更重要的是,AI 能點出這份保單『沒有保什麼』。例如,它會提醒您這份計畫缺少了對高額自費藥物(如標靶藥物)的保障,或是在處理長期照護(Long-term Care)方面的保障是空白的,幫助您做出更全面的決策。
這種應用方式的核心價值在於,它極大地降低了資訊不對稱。它讓個人與小型企業在談判桌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等地位,能夠在尋求專業法律意見之前,就完成初步的風險評估與準備,從而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與金錢。這並非取代法務或是業務員,而是讓專家的寶貴時間,能更聚焦於真正複雜、需要人類判斷的問題上。
1.3 談判策略顧問
談判,無論是薪資、商務合作還是日常採購,本質上是一場心理與資訊的賽局。許多人因為不擅長、不喜歡衝突,或根本不知道如何組織語言而放棄了溝通。
假設你收到一份工作錄取通知(Offer),但對薪酬不甚滿意。你可以將Offer的詳細資訊(職位、公司、薪資、獎金等)輸入AI,並描述你的背景與期望,然後提出請求:「我收到了這份Offer,但希望爭取更好的待遇。請幫我草擬一封專業、有說服力且不失禮貌的談判郵件。」
AI會立刻生成一封結構完整、措辭得體的郵件。它會以積極的語氣開頭,表達對機會的興奮與感謝,然後有條不紊地切入正題:
基本薪資(Base Salary):它會建議你引用「市場基準」(market benchmarks)與你的「經驗價值」,提出一個具體且合理的期望數字,例如:「基於我對資深產品經理市場行情的了解以及我的過往經驗,我期待的薪資水平更接近 $185,000。」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不斷與AI進行叠代,加入更多個人化的資訊,如「我上一份工作的薪資是…」、「我擁有…項關鍵技能」,AI會將這些資訊無縫整合進談判文案中,使其更具說服力。這個過程零風險、零壓力,卻能讓你以最專業的姿態,去爭取自己應得的價值。
2. 創意與視覺的解放
長期以來,視覺創作與設計被認為是少數擁有專業技能者的專利。從繪畫、攝影到影片製作,每一步都需要專門的工具和深厚的知識。AI正在打破這道圍牆,它不僅是工具,更是創意的催化劑與執行者,讓任何人的想像力都能被看見。
2.1 圖像生成與編輯: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圖像生成是AI最直觀、最富趣味性的應用之一。價值遠不止於生成有趣的迷因(Meme)或將生活「吉卜力化」(Jiblification)。在專業內容創作領域,它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視覺素材來源。
- 概念視覺化
為AI頂尖研究員設計寶可夢風格的卡牌、有趣的品牌圖像… 這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在DALL-E 3、Midjourney等模型的幫助下,幾秒鐘內就能化為精美的圖像。這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了無限的、免版稅的配圖選項。你也可以請AI依照你看到的內容,略為調整修正成你需要的內容。 - 客製化設計
為公司的周邊商品(如馬克杯、水瓶)設計獨特的圖案,不再需要聘請設計師進行漫長的溝通與修改。你可以直接向AI描述風格、元素與構圖,快速生成多種方案進行挑選。 - 縮圖與行銷素材
YouTube影片的縮圖是點擊率的關鍵。AI可以根據影片主題,快速生成多款風格各異、引人注目的縮圖。更強大的是,它可以進行「換臉」操作。例如,我們可以在一張概念圖上,將主角的臉換成Sam Altman,並根據需要調整色調與背景,使其完美契合影片主題。整個過程從尋找素材、P圖到定稿,時間從數小時縮短至幾分鐘。
目前Gemini也提供了Veo 3 Fast (Preview)的模型,讓你將照片能夠動起來。
圖像編輯的能力同樣令人驚嘆。傳統的修圖軟體(如Photoshop)功能強大但學習曲線陡峭。AI則提供了基於自然語言的直觀編輯方式。
- 背景處理:
OpenAI發布新產品時,官方圖片往往是寬幅的,不適合直接用作影片插圖或縮圖。你可以將這張圖上傳給AI(ChatGPT目前是這類型任務的首選之一),並指示:「以此圖為參考,保持相似的背景和字體風格,為我生成一張寫著『OpenAI』和『Codex』的新圖片。」AI能完美理解並執行這個指令。 - 顏色校正:
對於影片創作者而言,色彩校正(Color Correction)是個繁瑣的技術活。現在,只需截取一幀影片畫面,上傳給AI,並提問:「如果你要在Premiere Pro中使用Lumetri Color效果來校正這個畫面的顏色,你會如何設定各項參數?」AI會給出一份詳細的參數建議清單(如曝光、對比度、高光、陰影、色溫、色調等)。你只需按照這份清單在剪輯軟體中輸入數值,即可獲得一個非常出色的基礎校色效果,然後再進行微調即可。
2.2 影像分析與物理世界互動
AI的視覺能力不僅限於生成與編輯,更在於「理解」。它正成為我們與物理世界互動的強大介面(當然不是每次都能解決,試試看無妨)。
- 物體識別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極其廣泛的應用。拍下一顆葡萄的照片,問AI「這是什麼品種的葡萄?」,它能準確識別出是「麝香葡萄」,並描述其特徵。將此能力延伸,你可以拍攝家中的植物,詢問「為什麼我的植物葉子發黃?我該怎麼辦?」,AI會根據植物的狀態提供照護建議。你也可以拍攝家中損壞的物品,詢問「如何修理這個?」。 - 地理定位(GeoGuessing)
這項能力展現了AI驚人的圖像細節分析能力。上傳一張從Google地圖上隨機截取的風景照(例如加州聖卡塔利娜島的小港口),詢問ChatGPT-o3「這張照片在哪裡拍攝的?」,AI會通過分析圖像中的光線、植被、地貌、建築風格等線索,在不到一分鐘內,給出精確的地理位置名稱,甚至附上經緯度座標。這在趣味遊戲之外,也具備尋找失物、確認地點等實際用途。 - 即時翻譯
結合影像分析與翻譯能力,AI可以成為你的隨身翻譯官。在國外旅行時,遇到看不懂的日文路標,只需用手機拍下,上傳給AI並提問「這個標誌說什麼?」,它會立刻告訴你「止まれ(Tomare)」,意為「停止」。這同樣適用於菜單、產品說明書、書籍等任何印刷品。
3. 個人生活的重塑
AI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辦公室與電腦螢幕,它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我們的個人生活決策、日常事務管理,甚至情感支持系統中。
3.1 人生重大決策的「理性參謀」
人生充滿了複雜且影響深遠的抉擇,例如是否要搬家、換工作、或是進行一項重大投資。這些決策往往夾雜著情感、財務、家庭等多重因素,讓人難以理清頭緒。AI在此扮演了一個獨特的角色:一個低度偏見、高理性的「決策顧問」。
以一個真實的困境為例:「我母親迷信中醫及自然醫學,認為按摩會使她的血糖降低,而不需要使用正規的醫學方式。雖然我從理性的角度完全不同意,但又因為過往的經驗不佳,希望能『溫和處理』。這成為一個需要長期調和的課題,牽涉到『孝順』與『理性』之間的價值平衡。此外,由於我們價值觀不同,我不願意與她同住,但這也讓我時常感到愧疚。我該如何是好?」
面對這樣一個充滿情感與倫理的複雜問題,AI 不會直接給出「你該怎麼做」的答案。相反,它會像一位資深的家庭顧問或心理諮商師,提出一系列關鍵問題來幫助你理清思路:
- 探究根本原因
「您母親對按摩的看法,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是來自親友的建議、網路文章,還是過去某次不好的經驗?理解來源有助於找到溝通的切入點。」 - 溝通與策略
「除了直接反駁,您嘗試過哪些溝通方式?例如,尋找第三方(如醫師、物理治療師)的專業意見,並邀請母親一同諮詢?『溫和處理』對您來說,具體的理想情境是什麼?」 - 價值觀與愧疚感
「您提到因價值觀不同而不願同住,具體是哪些差異最讓您感到壓力?您的『愧疚感』通常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它對您的日常生活和情緒造成了什麼影響?」 - 探索替代方案
「除了『同住』或『分開住』這兩種選項,是否存在第三種可能性?例如,住在彼此附近、設定固定的探訪和關懷模式,或是尋求專業的居家照護支援來分擔壓力?」
當你回答了這些問題後,AI 會整合所有資訊,為你生成一份多維度的分析,內容可能涵蓋:溝通策略的建議(如何引入科學證據而又不傷害親情)、情緒管理的框架(如何認知並處理愧疚感),以及不同照護方案的利弊分析(包含時間、金錢與情感成本的評估)。
最關鍵的一點是,你可以引導 AI 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進行壓力測試。你可以說:「現在,請你扮演一位非常重視傳統孝道的長輩,給我你的建議。」或者「扮演一位專業的心理諮商師,幫助我處理我的愧疚感與界線設定問題。」透過這種方式,你可以獲得一個完整的決策光譜,從不同視角審視自己的處境,避免陷入盲區。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 Anthropic 的數據顯示,這類生活建議與輔助決策的用例,僅佔其平台總使用量的 2%,這意味著絕大多數人尚未發掘 AI 作為「個人認知夥伴」的巨大潛力。
3.2 日常事務的智能助理
從飲食到娛樂,AI都能提供高度個人化的服務,將你從瑣碎的決策中解放出來。
- 食譜與烹飪
你可以向AI提出具體的需求,如我老婆常常詢問:「給我一份用Instant Pot製作的、帶有日式風味的五花肉食譜。」AI會提供詳細的食材清單和步驟。如果你發現缺少某些食材,可以直接告訴AI你手頭上擁有的調味料(如醬油、米醋、芝麻油等),AI會立即為你生成一個「簡化版」的食譜。更進階的用法是,直接拍下你冰箱內部和儲藏室的照片,上傳給AI,並提問:「根據我現有的這些食材,請為我設計今晚的晚餐食譜。」AI會識別出照片中的食材,並創造性地提出數個選項,甚至可以根據你的飲食偏好(如生酮飲食、素食)進行調整。 - 影視推薦與記錄
你可以將AI變成你的私人影視資料庫。首先,建立一個對話串,告訴AI:「我希望你幫我記錄我看過的電影和我的評分(1-10分),並根據我的喜好為我推薦電影。」然後,你可以開始列出你看過的電影並打分。AI會記住這一切。當你想看電影時,只需說:「為我推薦一部科幻電影。」AI會基於你對《迴路殺手》和《駭客任務》的高評分,推薦一部風格相似但你沒看過的電影,如《超時空攔截》,並解釋推薦理由。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書籍、文章、戲劇等任何內容消費。 - 購物比較
在購買電子產品或其他高單價商品前,繁瑣的規格比較是必經之路。AI可以完美地勝任這項工作。例如,提問:「請比較Galaxy S25 Ultra和Pixel 9 Pro的規格與差異。」AI會生成一個清晰的表格,並附上資訊來源,條列出兩者在處理器、相機、螢幕、電池等方面的優劣(ChatGPT-o3這類型的任務較強,或許Perplexity也可以試試看)。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加入個人化的需求:「基於我經常需要用手機錄製影片這一點,你會更推薦哪一款?」AI會根據你的特定需求,給出個性化的購買建議。 - 旅行規劃
規劃一趟家庭旅行可能極其複雜。你可以將所有限制條件一次性拋給AI:「我想在七月去亞洲旅行,目的地待定。我們有孩子,希望飛行時間少於5小時(從某地出發),飯店要離海灘一小時車程內,預算為…」AI會根據這些複雜的依賴關係,為你推薦目的地,並在你選定後,進一步提供符合你星級和價格要求的飯店選項、航班資訊,甚至規劃好每日的行程。 - 健康與醫療諮詢:
當收到一份體檢報告或醫學影像報告時,其中的專業術語常常令人困惑。你可以將報告內容(注意隱去個人敏感資訊)輸入AI,並提問:「請用簡單的語言解釋這份診斷報告。」AI可以將「肩袖撕裂」、「關節炎」、「肌腱炎」等術語,解釋成普通人能理解的語言,並說明其嚴重程度。這可以幫助你在與醫生溝通前,建立一個基本的認知框架。但必須強調,這絕不能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它僅僅是作為一個資訊獲取和初步理解的工具。
4. 從使用到共生,你的想像力是唯一的疆界
我們從一個簡單的問題出發:「為何多數人只用到AI 1%的能力?」,而我認為答案經過詳盡的應用場景分析,已變得相對清晰。問題不在於技術的疆界,而在於我們想像力的疆界。
從自動編寫程式腳本,到審閱法律合約;從模擬薪資談判,到規劃人生重大決策;從生成創意視覺,到診斷家中植物的病症——AI的能力已經如水銀瀉地,滲透到現代生活的每一個縫隙中。它不再是一個等待被指令的工具,而是一個能夠主動協作、提供洞見、並極大化我們個人與專業潛能的夥伴。
跨越從1%到100%鴻溝的關鍵,在於三大心態的轉變:
- 從「提問」到「對話」
不是僅僅將AI當作搜尋引擎,應該開始與它進行持續的、有上下文的對話。讓它與你的目標、你的偏好、你的困境進行互動。 - 從「單點」到「流程」
思考如何在你的整個工作流或生活流程中嵌入AI,而不僅僅是用它解決單一的、孤立的問題。 - 從「恐懼」到「實驗」
最大化利用AI的低風險特性。大膽嘗試你從未想過的應用,給它奇怪的指令,讓它扮演意想不到的角色。每一次實驗,都是在拓寬你自己能力的邊界。
我們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過去,掌握一門外語、一項程式設計技能或一種設計軟體,是提升個人競爭力的關鍵。今天,掌握與AI協作的能力,即「提示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與「應用場景開拓」的能力,正成為這個時代最核心的元技能。
最後的提示詞留給自己:當AI已經降低學習的門檻,你打算用它來解決什麼問題,創造什麼價值?
I am. coming.